央视新闻发声:0.01%阿托品用来防控近视?家长要慎用!!!

来源:视防眼健康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调查数据,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 ,高中生为81.0%,近视防控任务非常艰巨。

青少年近视防控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社会各界也在想方设法寻找解决方案。其中,低浓度阿托品用于控制近视进展是近年来视光学中药物控制近视研究的热点,也在临床中得到应用,但是各方对于阿托品的使用看法不一。


阿托品2.jpg


低浓度阿托品可以自行购买并滴用吗?是否每个近视孩子都适用于滴用低浓度阿托品?长期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是否存在风险?CCTV-1综合频道《生活提示》栏目组以《家长们疯狂代购一支传说能防治近视的“神药”阿托品》为题,对这一热点话题进行了特别报道。

       央视一套报道:家长们疯狂代购一支传说能防治近视的“神药”阿托品,眼科医生透露,现在滥用低浓度阿托品已经成为一个问题,她前两天就接到这样一个患者,父母在国外私自购买0.01%浓度的阿托品点了之后,孩子就出现畏光现象,写作业看近不清楚。

       近年来,以新加坡国立眼科研究所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多年的研究认为,低浓度的阿托品(0.01%~0.1%)可以抑制近视引起的眼轴增长,从而延缓近视的过快进展。在亚洲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地,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控制近视颇为流行。
但是低浓度阿托品并没有在中国大陆批准上市,在网络资讯无比发达的今天,如此“神药”怎能被中国宝妈们错过。于是宝妈们有的通过“万能的”某宝网海外代购,更有甚者,还有人按照网上的配方,使用阿托品注射液自行调配。应该说,这些做法都是非常危险的。  


阿托品1.jpg

因为阿托品是一种毒性较强的处方药,即使是低浓度的阿托品,也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比如瞳孔散大、眼压升高、畏光、视近模糊、面红、发热,口干等症状。自行调配的药物,更是存在药物浓度不当、成分不稳、易污染等风险,安全隐患非常大。而且低浓度阿托品并不是对所有的近视患者都有效,文献报道存在10%~15%的无应答率,即不起作用。而且还会有部分患者出现停药后反弹的现象,即原先控制住的近视度数会在停药后部分反弹回来。


那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近视,除了低浓度阿托品,我们就别无选择了吗?当然不是!没有近视的孩子,滴用阿托品是不能预防近视的,最经济有效的近视预防方式是每天坚持户外活动2小时。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我们推荐首选光学矫正方式控制近视的过快增长。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可的造成近视过快增长的原因,为远视性离焦造成的眼轴的代偿性增长。因为人眼屈光系统的发育,有赖于清晰的视网膜成像。


然而控制眼轴增长的受体位于视网膜周边部而非黄斑区。因此,周边部视网膜的成像状态,可以直接影响眼轴的发育。由于人眼为非球面,同一个体,周边部的眼轴长度要比黄斑区短,配戴传统框架眼镜,正常矫正后的近视眼只有中央成像点位于视网膜上,周边部的成像均在视网膜之后,这种状态称为远视性离焦。周边部的远视性离焦,可以促使眼轴代偿性地增长,造成近视的过快增长。目前被循证医学认可的控制近视的有效方法有角膜塑形镜、多焦点软性接触镜、及多点近视离焦框架眼镜。


近视的发生发展主要受个人生长发育和用眼习惯影响,目前全世界尚无任何手段可以完全阻止青少年近视的发展,以上所列,也只是针对不同近视人群的控制方法,家长们若是一味追求近视的根治或恢复往往不得其法,适得其反。


所以,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下降后应及时到正规视光门诊进行医学验光,在控制好自身用眼的情况下,采用个性化手段控制孩子近视发展,切忌“病急乱投医”耽误孩子的眼睛。